華北電力學院時期
發佈時間:2013-08-28 瀏覽 次
1978年9月28日,水電部決定將河北電力學院更名為“華北電力學院”。同時,國務院批准在清河原校址建立華北電力學院北京研究生部。
1979年10月,電力系發電12班甄玉林同學被團中央命名為“全國新長征突擊手”。
1981年11月3日,國務院批准華北電力學院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1981年11月1日,《光明日報》報道:學院電力系統自動化教研室副主任楊奇遜在澳大利亞學習和工作期間,成功研製出一台以M6809微處理機為核心的數字式距離保護裝置,解決了繼電保護難題。
1982年11月1日,學院首屆函授生開學。
1984年7月30日 ,中美雙方有關人員就聯合國開發總署援助學院為發電廠運行人員培訓設備的具體事宜進行合作談判。
1984年11月,全國微機應用成果展交會在西安舉行。學院9個項目參展,其中有3個項目分獲一、二、三等獎。
1984年11月23日,以王加璇院長為團長的代表團赴美對將由美國燃燒工程公司 SIMCUN子公司為學院提供的仿真培訓設備進行了技術審查。
1985年4月,學院派出以電力系主任楊以涵為團長的技術代表團赴英進行技術諮詢活動。期間,與英國C.S.D公司達成了高壓輸電線路測距軟件的技術轉讓協議,開創了我國首次向英國出口軟件技術的記錄。
1985年9月,水電部批准學院建設第二校區,1986年7月,學院完成第二校區233畝徵地任務。1991年9月,二校區啓用。
1985年10月,北京水利電力管理幹部學院在北京研究生部成立。
1986年5月,由聯合國開發總署援建的“火電廠遠程仿真培訓設備”成功安裝調試。
1986年7月28日,學院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1987年3月5日,學院被評為“省綠化先進單位”。
1988年3月12日,學院被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
1988年9月23日,電力系教師崔翔出席中國科協首屆青年科技獎頒獎大會,榮獲“青年科技獎”。
1990年6月20日,學院被國家教委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獎勵工作先進單位”。
1991年3月28日,崔翔教授被國家教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
1994年5月11日,教務處被國家教委授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先進教務處”稱號。
1994年6月3日,楊奇遜教授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4年10月19日至20日,國家教委專家組來校就華北電力學院與北京動力經濟學院聯合辦學問題進行實地考察。